暴雨灾害

主管:湖北省气象局
主办: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
国际刊号:1004-9045 国内刊号:42-1771/P
期刊级别:统计源期刊 出版周期:双月刊
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
中国知网收录期刊
万方数据库收录期刊
维普数据库收录期刊
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》来源期刊
征稿要求

一、投稿注意事项

1.暴雨灾害来稿论点明确,文字精炼,数据可靠。其书写顺序为:文题名(不超过20个汉字)、作者姓名、所在单位、单位所在地名、邮政编码、摘要(300~400字为宜,一般应包含研究目的、资料、方法、结果与主要结论)、关键词(4~6个为宜);英文题名、作者姓名、所在单位、单位所在地名、邮政编码、摘要、关键词;正文;结论与讨论;致谢;参考文献。(具体版面格式请见下载中心的参考样式)。

2.正文标题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,不同层次间用“.”隔开。如“1”、“1.2”、“1.2.3”等。标题左顶格,数字编号后空一格写标题,末尾不加标点符号。

3.论文首页脚页处附各类基金项目或课题资助项目与作者信息。作者信息包括:姓名、性别、出生年份、职称、主要研究方向与电子信箱(E-mail)。文稿末页务必附作者通信地址和电话号码,以便联系。

4.暴雨灾害来稿中计量单位一律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。

5.所附插图、表格宜少而精,图表应随文出现,先文后图表,图题、表题均需中、英文对照书写。插图不宜超过8幅,附表尽量制成三线表。插图(计算机绘图)应清绘,宽度一般不超过12cm,线条均匀,图像清晰。图、表中量和单位用“/”隔开,物理量用斜体,并注明图(表)号、图(表)题、图(表)注以及符号文种、大小写、正斜体、黑白体、上下脚码等。

6.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,按其在文内出现先后顺序连续编码。作者不多于3人者,列出全部作者;多于3人,列前3名后加“等”。几种主要文献的著录格式与示例:

[1]傅云飞,刘鹏,林锦冰,等.星载测雨雷达探测的中国南部雨季对流性暴雨频次分析[J].暴雨灾害,2011,30(1):1-5

[2]陈联寿,徐祥德,王继志,等.热带气旋动力学引论[M].北京:气象出版社,2002:155-178

[3]胡伯威.暖切变型梅雨锋的天气动力学研究及其预报问题[G]//武汉区域气象中心.暴雨·灾害.北京:气象出版社,1997(1):40-41

[4]楼小凤.MM5模式的新显式云物理方案的建立和耦合及原微物理方案的对比分析[D].北京:北京大学,2002

[5]MorrisLW,RichardR.Atheoryforstronglong-livedsqualllinesrevisited[J].JournalofAtmosphericSciences,2004,61(4):361-382

二、请勿一稿多投。对不符合本刊要求的来稿,恕做退稿处理。

三、本刊编辑部可对录用稿件进行适当的文字技术处理,不同意者,请书面说明。

四、本刊已入编《中国学术期刊(光盘版)》、“中国期刊网”、数字化期刊群“万方数据库”及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》。来稿一经录用,将同时被光盘版和数据库收录,若不同意收录,请来稿时说明。

五、本刊对录用稿件收取论文版面费,印刷出版后一次性支付稿酬(包含纸质版、数字版稿酬以及刊物内容网络服务报酬等),并赠送期刊2册。


在线客服

职称论文出书
版权信息
主管单位:湖北省气象局
主办单位: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
出版地区:北京
国际刊号:1004-9045
国内刊号:42-1771/P
出版周期:双月刊
期刊开本:大16开
审稿周期:1-3个月
所在栏目: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
期刊级别: 统计源期刊
友情链接

Copyright © 2010-2024  暴雨灾害杂志社   版权所有:常州弘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  技术支持:采稿网
本站非暴雨灾害杂志社官网,只负责刊物的网络搜集,需要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,如贵社不需要收录,请通知我们删除